2017年5月31日下午,金沙官网于人文楼203学术报告厅开展了形势政策课之传统文化解读,本次讲座特邀了饶道庆、陈伟娜、张靖龙三位老师为我们呈现国学大餐。
饶老师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看国学,从明清小说出发,以《红楼梦》中的语句为切入点,为我们讲解了关于“兼爱”和“偏爱”的问题。筷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陈老师言语精致,从筷子这一小物象入手详谈讲究的中国人(即中国文化),以用餐使用工具的不同,比如手、刀叉、筷子等,来引申。张靖龙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通过民国时期的国语课本举例,提出当前教育对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缺失,从教育角度讲述国学学习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与教育实际联系起来,也讲明了一些中文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与道、佛二家共同构成基本框架,涵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瑰宝,也是每位中国人所拥有的精神财富。比如爱国情操、进取精神、包容品格、忧患意识、生活态度等等方面,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三位老师侃侃而谈,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老师们语言风趣幽默,发人深省,在一片掌声中,本次形势政策课圆满结束。
中国传统文化在所有中国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和估量的作用,作为个体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用其指导人生、塑造自我。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主动参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讲座、研讨会、文化沙龙等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