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我校于南校区岩松堂白鹿厅举办了首届“琦君散文奖”——“文学的乡愁”论坛。特邀嘉宾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韩少功先生、加拿大籍著名华裔作家张翎女士,获奖作家鲍尔吉·原野先生、黄灯女士、周吉敏女士及著名作家穆涛先生、《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先生、吉林省作协副主席宗仁发先生、台湾著名诗人颜艾琳女士等出席了本次论坛。金沙官网孙良好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
“琦君散文奖”以生于温州瓯海的著名作家琦君命名,是以文学的方式诠释并完成琦君先生叶落归根遗愿、向书写故乡一生的琦君先生的致敬。首先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人韩少功讲话。他提到,中国人的故乡观念很强,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特征和文化遗产。“家乡不一定最美,但却是唯一的、独特的。”韩先生如是说。他还讲到乡愁也是对都市生活中无法表达的苦闷焦灼的心理补偿。他希望当今的年轻人能怀有乡愁,多对家乡给予关注和帮助。之后,其他到场嘉宾也进行了发言。张翎女士讲到,是人与故土的阻隔促生了乡愁和书写故土的欲望。陈东捷先生则将乡愁看作每个人的一种“初心”。来自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作家鲍尔吉·原野,则是以以少数民族的独特视角,生动幽默地讲述了蒙古人对自然故土的敬畏。他还提到作家要喜欢自己的心灵,要用情、用想象来书写故事。而黄灯女士另辟蹊径,认为乡愁不是人们舍弃不了乡村,而是对城市没有足够的信任感。来自台湾的颜艾琳女士则是从台湾与大陆的角度讲述了不一样的乡愁。此外,其他到场嘉宾也都对“文学的乡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最后,论坛在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次文学论坛的举办,既是对琦君先生的致敬,也是为进行乡愁文学写作的作家们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通过相聚一堂,各抒己见的愉快交流,乡愁文学的主题得以完善和深化。嘉宾们彼此交流了经验与感悟,听众们也从其讨论中获益匪浅。“月是故乡明”,故乡是说不完的主题,乡愁是写不完的情思。作家们对于故土永恒的追忆,也让每一位人文学子的心变得温暖柔软。